close

恩施揚琴傳承人周金福自奏自唱表演 姚禎發 攝在周金福的音樂工作室里,社區老人們自編自演“恩施揚琴”曲藝 姚禎發 攝
  中新網恩施3月6日電 (宋丹丹 姚禎發 譚驍)3月5日,湖北恩施市57歲的恩施揚琴傳承人周金福,像往常一樣組織退休老人們一起進行揚琴曲藝排練。
  從2013年開始,周金福發動社區戲曲愛好者每周開展一兩次揚琴復排、交流技藝、外出展演,從事揚琴演奏40載的周金福讓非遺文化在社區活躍起來。
  在該市機場路社區一間20多平米的房子里,7個老人在進行戲曲表演,周金福演奏揚琴並領唱。為方便大家進行揚琴曲藝排練,周金福將自己一套住房騰出來作為音樂工作室讓社區老人們有固定地點練習。
  周金福介紹,恩施揚琴,又名恩施絲弦,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湘劇、南劇、楚調和民間小調、器樂曲牌經文人、樂師揉合而成,主要流行於恩施地區,屬湖北地方民間小曲之一。周金福14歲就進入恩施文工團從事表演,因工作需要,開始學習接觸恩施揚琴,至今已有40年時間。
  周金福說,傳統恩施揚琴多是自唱自樂的形式,演唱者為“文人學士”、“行商坐賈”,歷史上無職業藝人。演唱者常以高雅自居,多限於至親好友及同街共井的知音、琴友之間自約相邀、以琴會友、交流技藝,有“曲唱五更雞,非友不玩琴”之說。
  揚琴演唱時,表演者根據各人所長自操樂器,如琴、鼓、笛等,不化妝,無表演,坐而演唱,揚琴演奏者居首,多採用自奏自唱。演唱曲目分角色行當,即生、旦、凈、末、醜,演唱人數不等,多為7-8人。
  上世紀60年代,恩施揚琴開始大眾化,登上百姓舞臺,因唱腔優美、唱詞雅緻,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在恩施揚琴50多年的傳唱過程中,一批老藝人自發相邀,或舉辦家庭聚會,或組建民間“琴會”,創作了很多優秀劇目,題材涉及歷史典故、民間傳說等。
  從藝多年,輾轉多地,周金福始終沒有放棄對恩施揚琴的鑽研。多年來,周金福一直致力於收集、整理恩施揚琴的相關資料,不僅對傳統曲目進行系統分類、復排,也結合時代特點創作新劇目。
  2013年,為傳承非遺文化,周金福創辦工作室,邀請社區居民加入到恩施揚琴文化傳承中。組建了恩施揚琴表演隊,成員主要是社區退休老人和音樂愛好者,目前該表演隊已有15名成員。
  周金福介紹,這樣的揚琴排練,每周大概開展1-2次,有時候,也會邀請社區居民和學生參與其中。為了讓恩施揚琴傳承更加普及,周金福特意在傳統曲目基礎上進行創新:使用西洋樂器演奏、結合當地特色創作新曲目如《美麗神奇的恩施城》等優美高雅的節目。
  70歲的周樂喜是恩施揚琴社區表演隊的一員,退休前主要從事京劇表演。他告訴記者,社區表演隊讓像他這樣的退休老人有事可做,和老人們一起唱一唱、演一演、交流技藝,感覺很有樂趣。
  近年來,隨著老藝人紛紛謝世,恩施揚琴遭遇傳承危機。恩施市非遺展演中心傳承保護部負責人譚驍說,對恩施揚琴未來發展之路,恩施市正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專業隊伍培養,其次在社區中老年人中間發展社會傳承力量,建立揚琴傳習所,恢覆成立琴社,使恩施民間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完)  (原標題:湖北恩施揚琴傳人在社區傳承非遺文化(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g32jgicl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